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力克·貝齊格博士 以「超高解像度螢光顯微鏡技術」為題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

2016-03-23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今天舉辦「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由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力克·貝齊格博士擔任主講嘉賓。科大師生踴躍參與講座,反應熱烈。

貝齊格博士以「超高解像度螢光顯微鏡技術」為題,介紹顯微鏡技術的最新發展。他說:「隨著我們對生物系統的認知增加,我們想探求的問題漸趨複雜,亦因此需要更先進的光學儀器協助找尋答案。」貝齊格博士更指出,傳統光學顯微鏡的解像度,相較於微小如由分子自組成為的亞細胞結構,仍然相差百倍。

貝齊格博士講解目前顯微技術發展面臨的挑戰,包括顯微鏡的強光會對實驗樣本造成不利影響,以及活體組織的異質性會阻礙其高解像度觀測。此外,他亦討論了解決這些挑戰的三個方向 ─ 針對細胞內特定蛋白,以近分子水平解像度成像的超高解像度顯微成像技術;可以對活細胞或胚胎進行非侵入性動態三維成像的無衍射光學晶格平面照明顯微技術;以及應用於恢復異質性樣本例如斑馬魚或活鼠大腦皮層的成像質量之自適應光學技術。

貝齊格博士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系,並於康奈爾大學取得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他加入貝爾實驗室,繼續首項突破衍射限制的近場光學顯微鏡論文研究。 1993年,他刷新數據儲存密度的世界紀錄,以及成功研發首個細胞超高解像度螢光成像及首個室溫下單分子成像。他後來離開科學界,到父親的機械器材公司任職。2003年,貝齊格博士尋找新發展方向,最終與好友兼貝爾實驗室的同事Harald Hess先生研發了光敏定位顯微鏡(PALM)。後來,他與另外兩名科學家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自2005年起,他出任珍利亞研究園區的組長,開發嶄新的光學顯微鏡技術,促進生物學研究。

多位傑出人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政策領袖、企業領袖與實業家等,應邀蒞臨為「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演講。講座系列的首位主講嘉賓為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教授。其他講者包括施耐德電氣主席兼行政總裁趙國華先生、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王石先生、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史特曼教授、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Hightower材料科學及工程講座教授及董事講席教授王中林、印度儲備銀行行長Raghuram G Rajan博士、Brainchild Design Group及Brainchild Design Consultants創辦兼設計總監賴平先生、微軟應用和服務工程部執行副總裁陸奇博士、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教授,以及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倫·黑格教授。科大將邀請更多傑出人士進行演講。

傳媒查詢:

魯桂欣
電話﹕2358 6317
電郵﹕sherryno@ust.hk
 
冼詠庭
電話﹕3469 2512
電郵﹕gloriasin@ust.hk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力克·貝齊格博士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以「超高解像度螢光顯微鏡技術」為題發表演說。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力克·貝齊格博士於科大25周年傑出人士講座系列以「超高解像度螢光顯微鏡技術」為題發表演說。
 艾力克·貝齊格博士與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 李行偉教授(左)對談。
艾力克·貝齊格博士與副校長(研發及研究生教育) 李行偉教授(左)對談。
54437
subscribe
註冊收取我們的最新消息